作为长期从事工地的钢筋工,我无法确定每个人的实际水平,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教程,供您参考。这些教程可能比较简单,适合初学者入门。
1. 确定钢筋截面积
首先,您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或现场实际需求,确定需要使用的钢筋截面积。钢筋的截面积由直径大小决定,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2. 计算钢筋的长度
通过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钢筋的长度与钢筋的使用位置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钢筋长度 = 构件长度 – 开孔尺寸 – 折弯长度 – 2 * 直接弯条长度。
3. 考虑钢筋开裂和弯曲问题
钢筋开裂和弯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时,需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注意单位换算
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钢筋长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而构件长度则可能以米、厘米或者英尺为单位。
希望这些简单的教程能够帮助您入门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如果您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建议您参考专业钢筋相关的书籍或课程。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添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曲折调整值)+弯钩添加长度。
注意:衡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曲折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度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度和中轴线的尺度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便是衡量差值,或许叫做曲折调整值)

若钢筋需求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注意: 要区分隔曲折和弯钩)
曲折: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曲折45° 90°
弯钩:便是带弯钩啦。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能够自己兼并下下)
兼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便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 b为梁高 c为保护层厚度 d为箍筋的直径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间隔。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度减去轴线尺度的差值便是箍筋调整值)



见上图:(核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分,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干核算重量不然要错哦)
1 号的钢筋下料长度为:
200*2+6190+2*6.25*25-2*2*25=6802MM
再说详细点: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
6.25*25(这个便是6.25d。。。也便是那两个半圆弯钩的长度)
2*2*25(这个是曲折了两个90°角所发生的衡量差值,曲折一个90°衡量差值是2d。。。 曲折2个的话天然就2*2d,d=25mm ),衡量差值是要减去的。
以此类推你算第二个吧。。。。相信你没问题咯。

3号的钢筋下料长度为:
2*6.25d+(765+636)*2+3760-4*0.5d=6824MM
为什么减去4*0.5d呢?
由于钢筋曲折了4次,每次曲折的视点是45°,而每曲折一个45°的衡量差值是0.5d,所以4次便是 4*0.5d 理解了吧。
举个算箍筋的例:
例:某抗震框架梁截面尺度为b*h=250mm*500mm, 梁内箍筋配筋为A6@150,梁保护层厚度为25mm ,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依据公式:D=2*(b-2c+2d)+2*(h-2c+2d)+调整值
或许依据公式:D=2*(b+h)-8c+8d+调整值
即:D=2*(250+500)-8*25+8*6+110=1458mm
式中110是调整值,查表即可(是抗震的哦)
识图,手算,7天学会看图纸,学习操作 125款经典工程土建造价计算实用小工具,添加 微信:314154678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kay.cn/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