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的发展,BIM技术已经逐步深入融合到项目具体的工作中,从建模到用模、从算量到深化,BIM逐渐从简单的三维展示,延伸到具体的深化应用中。
今天介绍的案例来自于江西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工期紧、流程多、管理要求高,因此项目利用BIM技术提前进行策划,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在具体的应用上,探索了国产BIM软件-斯维尔BIM For Revit及斯维尔BIM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从建模到工程量提取、从基坑开挖到场地布置、从模板砌体深化到轻量化展示,一款软件解决了多个问题。1)建模方面,直接导入Revit模型,为项目建模人员节省土建建模时间12天,然后基于BIM模型提取混凝土工程量,进行砼用量管控。2)建立复杂基坑模型,轻量化交底,有效保证土方开挖的施工进度,缩短工期4天。然后建立各阶段三维场布模型,合理规划施工场布。3)基于主体模型,一键排布模板和砌体,出图出量,有效控制材料损耗,其中模板工程效益提升3.67%。4)此外,基于斯维尔BIM协同管理平台的轻量化展示技术,可将模型整体或局部上传云端,实现手机扫码或网页浏览,提升复杂节点交底效率。
PART0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赛城湖南岸,东、西、北三面临水。南侧为城市主干道塞城湖大道。项目总占地面积4.8万㎡,总建筑面积4.5万㎡,主要建筑单体包括:综合楼、生活楼、自习室、学生交流中心、大门等。
本项目属于九江重点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要求高,因此如何借用BIM技术保障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实现,是本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
团队建设方面:为了更好地做到BIM工作落地,项目制定了BIM应用实施流程,明确了BIM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斯维尔公司BIM中心派专人驻场,负责BIM技术落地应用的推进。


PART 02 项目应用实践
1、模型创建与土建算量
1)模型转化:项目前期已经有Revit格式模型,但模型精度在一些部分不能满足指导施工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模型细化。相对于Revit,BIM5D协同管理平台因操作简便,项目BIM人员对其接受程度更高;且项目工期紧,如抛弃已有模型再次创建,建模时间较长。基于这种情况,项目应用BIM For Revit软件,将Revit模型导入,然后使用BIM5D协同管理平台中的一键处理等功能进行调整,转化为施工管理模型,实现一模多用,为项目建模人员节省土建建模时间。

(设计提供的结构模型)

(BIM5D协同管理平台深化模型)
2)BIM控量方式:运用BIM模型进行土建算量后,混凝土及钢筋用量控制流程如下:劳务班组将计划量上报,与BIM模型提取出的工程量进行比对,控制进料,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及记录,统计出实际用量,浇筑完成差量分析,分析混凝土用量节超,总结经验并调整下次浇筑。通过以上流程审核,有效控制材料用量,并且避免了传统模式中技术管理人员手工算量的繁琐工作。


2、管线预留预埋与现场布置
1)管线预留预埋管线预留预埋定位是利用BIM模型,通过斯维尔BIM For Revit软件在管线综合深化的基础上,快速一建将所有需要预留预埋的位置进行标识和定位,最终生成管线预留预埋定位图纸。

2)施工现场场地布置:通过斯维尔场布软件创建施工场地模型,提前查看场地布置的效果;准确得到道路的位置、宽度及路口设置;以及塔吊与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位置;形象展示场地布置情况,并可以进行虚拟漫游等展示。



3、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斯维尔BIM5D协同管理平台拥有采用web端及手机端两种方式,web主要作用是对信息的汇总分析及展示,手机APP是对现场信息采集及任务流程的处理。
利用BIM5D平台APP端的安全、质量问题发布-处理-复核关闭巡检模式,使得现场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控发布更加及时,问题第一时间推送整改责任人提高处理效率,问题回复推送问题发起人进行复核关闭,形成管理闭环,极大提升现场问题的处理效率。


PART 03 应用总结
在该项目中,使用斯维尔BIM For Revit软件及BIM5D协同管理平台进行了建模、场布、砌体/模板的深化设计、工程量的提取以及模型轻量化展示,通过BIM技术,助力项目精细化管控,提升了管控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节省了成本。因为For Revit软件及BIM5D平台的易操作性,使项目技术人员快速掌握,为项目管理带来价值,有效提升了项目的BIM技术水平,并为项目培养了一批BIM技术人才,为项目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识图,手算,7天学会看图纸,学习操作 125款经典工程土建造价计算实用小工具,添加 微信:314154678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kay.cn/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