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算量软件!!算量软件鲁班软件效果不错?

在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能干的不如会算的”,这个“会算的”,说的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预算能力。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招标一般采取固定价和暂估量,所以施工企业投标报价、重计量、计量支付、结算等环节,都需要重新精确计算工程量。

在施工项目经营中“工程量”就代表施工企业的生产力,已完“工程量”的多少,理论上就代表施工企业的产值,

那么在计量支付中,已完“工程量”,是要靠预算员进行精确计算的,并且需要委托方进行审核确认,才能获得工程款的支付。

所以我们说预算人员的计算能力,简称“算力”就是施工企业的生产力

鲁班算量软件!!算量软件鲁班软件效果不错?

施工企业的商务工作,离不开对工程量的精确计量,

“工程量”的实物量计算,本身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的“工程量”在不同情景下并不相同,比如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比如招标工程量、施工图工程量、现场工程量等等,

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导致工程量计算的复杂和难度,也给施工企业的商务工作带来诸多痛点。

第一、工程量计量规则不一致

由于我们现行计量标准,分为国标清单规则,定额规则,港式清单规则、还有部分房企有自己的计量规则,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并不统一,另外全国各地的定额,计算规则也大不相同。

痛点:施工企业的项目往往遍布全国各地,施工企业的预算员数量有限,很难全面掌握各种规范标准和全国各地的计算规则。

第二、工程量计算依据不唯一

由于工程项目不同阶段,通常有不同版本的图纸,导致计算依据的不一致。例如:招标阶段,要按照招标图算量;重计量阶段,按施工图重新算量;结算阶段,要按照竣工图算量。经常会出现招标量、现场量、结算量不一致,往往要反复计量,并依据不同版本的图纸计算量差。

痛点:对于施工企业的预算来说,要反复算量、反复计算图差与量差,这个过程相当繁琐,工作量巨大,预算员一不小心,就是一大笔损失。

第三、工程量计算工具不统一

目前预算人员主流使用的BIM算量软件进行算量(例如广联达、鲁班、清华斯维尔等等),总体普及率在50%以上,各地算量软件普及情况不一样,还有50%左右在采用手工算量、表格算量等等,由于使用工具的不同,计算底稿的格式,计算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偏差,导致后期的对量比较复杂。

痛点:目前施工企业预算员施工BIM算量的普及率不高,尤其是中小施工企业预算员,普遍还处在手工算量时代,算量效率和准确性很难保障,尤其是在后期结算时,很多审计单位都是要求用BIM算量软件,计算底稿不同会导致对量的时间更长,不利于施工企业结算。

第四、工程量计算能力不一样

由于算量工作重复性高、计算量大、一般在招投标阶段,时间要求紧急,业主通常会委托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施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常不会委托专业的造价机构进行服务,而是由企业预算员自行完成。

痛点:算量工作涉及项目地域不同,专业繁多,建筑类型复杂,使用用途的不同,对算量的精细程度要求大不相同,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大不相同。我们观察施工企业的算量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计算速度和精度),项目上的预算员大部分还是手工算量,和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施工企业结算审计环节往往处于劣势,往往出现该算的没有算,该要的钱没有要。

鲁班算量软件!!算量软件鲁班软件效果不错?

被兵家奉为经典的《孙子兵法》,其制胜要诀就是庙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在激烈的市竞争下,中小施工企业投标打折是普遍现象。

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依据过去的经验投标报价,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做成本核算,就盲目在控制价基础上打折投标,最后造成项目经营严重亏损、扯皮、烂尾等情况出现。

据北京工程建设公共资源行政监管平台公布数据:

“2021年该机构共抽查在新建工程及房屋修缮工程最高投标限价50项,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就有7个项目,其中控制价最大偏差超过了-25%”

注意,这里纰漏的仅仅是严重问题,其他一般性问题可能更多。

披露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控制价编制偏低

基于依据定额编制控制价的特点,目前全国各地的招投标项目,普遍存在投标时采取按招标控制价下浮的情况,如果施工企业再盲目按控制价下浮来投标报价,是否能满足项目利润要求,会不会给企业造成重大财务损失,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鲁班算量软件!!算量软件鲁班软件效果不错?

投标报价、成本核算、工程结算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算力”,

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不能还依靠过去的经验,拍脑、凭感觉去做预算工作了。

工程造价的计算能力,已从造价1.0时代,进入到造价4.0时代,

我们施工企业和施工预算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用数字化技术和工具武装自己,提升“算力”就是提升施工企业的生产力。

  1. 造价1.0时代,计算能力比拼的是按计算器的速度
  2. 造价2.0时代,计算能力比拼的是运用CAD、电子表格的能力
  3. 造价3.0时代,计算能力比拼的就是运用BIM的能力
  4. 造价4.0时代,计算能力比拼的就是智能化能力。(数据与算法)

从造价1.0到造价4.0计算能力的升级,就是数据处理能力的升级,看似仅仅是工具的改变,其实是处理数据能力的改变,

当我们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维度、更大量级数据的时候,我们就会学习的更快、迭代的更快,应对不确定的反应就会更快,

数字化时代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竞争力。

如何解决施工企业上述痛点,算客工场平台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助力提升施工企业商务核算能力:

针对施工企业商务核算能力提升,

我们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保障团队,

先后为中建系统、中交系统、北京城建、部分省市建工城建系统,提供多个大型项目投标报价、投标预算编制、重计量及结算编制、EPC项目成本管理等商务服务。

识图,手算,7天学会看图纸,学习操作 125款经典工程土建造价计算实用小工具,添加 微信:314154678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14154678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kay.cn/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