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狂降9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被抢购一空,卷入价格战的燃油车是否被逼到墙角成为关注焦点。
反观新能源汽车,经历“国补”退出小幅调整后,今年前2个月销量同比增长超两成,市占率接近26%。“未来趋势”“智能化体验”“使用成本低”……让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然而,对于每一位新能源车主来说,在使用中也在为“成长的烦恼”埋单。
“续航秒变‘电动爹’”“冬天不敢开暖风”“私桩安装难”等,依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同时,部分新能源车型堪比豪车的修理费用以及可能会“闹脾气”的电池,虽然不是每位车主都会遇到,但摊上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
冬季续航仍是“老大难”
2016年,李晓(化名)的女儿出生,家中迎来新成员的同时,他动了买车的念头。由于一直未能摇到燃油车指标,他选择转投当时还不用排队的新能源汽车指标,当年便购买了一辆比亚迪e6。
对于这辆纯电动汽车,李晓感觉使用成本低,一年电费仅5000多元,但每年一入冬头疼的事就来了。“冬季开新能源车,显示屏上续航里程的下降速度肉眼可见,如果感觉掉电太快会立刻关闭暖风和音响,并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加速,以节省电量。”李晓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车会标注的续航里程为400公里,满电情况下夏季能够行驶350-380公里,但冬季续航降至230-240公里。
相比车龄较长、电池衰减的比亚迪e6,去年购买比亚迪汉的金先生,同样面临车辆冬季续航里程缩水问题。“夏季行驶百公里大概消耗11-12度电,冬季百公里电量消耗升至16-17度,车辆标注续航600多公里,冬季续航里程约400公里。”金先生举例称。入冬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下降,也让车主的充电更加频繁。“入冬车辆续航里程减少三成左右,因此电量剩余30%时便要去充电,通常夏季约5天充一次,冬季3天左右便需要充电。”
埃安Aion s车主王先生坦言,即便不开空调,冬季行驶里程也比夏季减少70公里左右,如果开暖风消耗量会更大。
而市民张先生的北汽新能源EU5,冬季车辆续航里程则直接打5折,降至250公里。“只要续航里程显示不到100公里,我就开始紧张,准备寻找充电桩,怕出现急速掉电的情况。”他说。

事实上,新能源车冬季续航里程打折的情况,并非某品牌或某车型个例,导致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与动力电池在低温状态下的工作性质有关。
数据显示,气温从25℃降至-20℃,动力电池所能释放的电量会降低30%,同时充电时间也会延长。而在车辆使用空调时,续航里程也会减少17%。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动力电池在冬季的表现并不完全由电池决定,还与整车息息相关。但就电池而言,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的续航里程下降由电池的化学性质所决定,具体受两方面影响:一为电池在低温下活性降低、内阻增大,造成容量降低;二为在低温下开制热空调比较耗电。”
据统计,65%以上的新能源车主认为车辆冬季掉电超过20%,其中20%的车主认为车辆掉电超过40%。同时,从充电次数方面,80%的车主在夏季时单次充电间隔为3天或以上,但冬季时车主比例降至45%。“冬季时,纯电动汽车需要牺牲一部分电量为暖风制热,同时动力电池自身也需要一定温度才能维持续航里程消耗,因此导致车辆耗电量进一步增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
7个充电车位燃油车占5个
新能源车不仅冬季续航“骨折”式掉电,充电时的“烦恼”也依然存在。
随着标注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以及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很多车主在长距离出行和出游时开始选择新能源车型。但在节假日等高车流情况下,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现排队充电“长龙”的景象,每年都在上演。
今年春节期间,埃安车主刘先生驾车从河北保定回北京的路上便遇到排队充电的情况。“服务区一共有4根充电桩,一根充电桩前排5-8辆车等待充电,最终我选择在霸州驶出高速,绕道霸州市区进行充电。”他表示。
对于排队充电的情况,有些人认为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但实际上国家正开足马力推进充电桩布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而在五年前,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量仅为44万台。
“充电桩布局整体分布不均,大部分私家车主以私人充电桩为主。”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充电桩的使用频度相对较低,但在高峰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又存在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中显示,用户在公共区域倾向于选择快充,用户选择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不匹配的状态。

此外,公共充电桩被燃油车“雀占鸠巢”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以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地面停车场充电站为例,北京商报记者查询特来电App时显示,该充电站共有7根充电桩,除一根快充桩显示损坏外,其余6根均显示空闲状态。但当记者来到该充电站发现,7个充电桩车位有5个被燃油车占据。
燃油车占充电车位的情况并非个案。特来电App评论区内,有不少车主反映有充电桩被燃油车占位的情况,甚至有车主直接在评论区称:“不建议来,来了也没地!”对此,特来电方面也只能无奈回应称:“目前正与相关部分协调,希望能够通过贴条、扣费等方式加强管理,改善很难但没有放弃。”
对于燃油车占位情况,新能源车主张女士表示:“很多停车场的充电区域没有专人进行管理,而新能源车主们在外需要充电时一般会依靠车载系统或各充电App寻找周边空闲充电桩,但平台并不会显示空闲的充电桩车位上是否被燃油车占用,只有开过去才能知道,如果车位被占要不等该车辆驶离,要不只能白跑一趟。”
识图,手算,7天学会看图纸,学习操作 125款经典工程土建造价计算实用小工具,添加 微信:314154678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ukay.cn/1111.html